今天想吃蒲燒鮭魚丼飯!

 

我常常會對一些事情產生莫名的執著,
彷彿它們「應該」被照著某種方式完成,
否則就會不對勁。

像是鹹湯圓。
雖然我們家是客家人,
除了冬至外,逢年過節餐桌上一定會有這道料理,
但從小到大,我卻固執地覺得湯圓就該是甜的,
因此總是拒絕盛上一碗。

直到長大後的某一天,我才突然明白,
這些「應該如此」的念頭,
其實讓我錯過了很多事。
它們悄悄變成了自我設下的規則,
不僅限制了想像,也讓自己感到疲憊。

於是我開始學著放下那些「非這樣不可」的堅持。
像前陣子我很想吃蒲燒鰻魚飯,
過去的我會認為:
蒲燒鰻魚就是一個不可拆散的組合,
少了鰻魚就不成立。

但現在,我只是輕輕地打開冰箱,看看家裡有什麼材料,
我想練習的是——
把焦點從「應該怎麼做」移到「我想要什麼」。
不再把自己困在形式裡,
而是允許料理有它自己的長相。

只要能真正回應當下的渴望,
那就是屬於我的美味料理。

 


 

放下「事情就必須如此」的執念

來碗蒲燒鮭魚丼飯吧!

 


快速又簡單!

蒲燒鮭魚丼飯(2人份)

<材料>

薄鹽醬油⋯3大匙

味醂⋯3大匙

清酒⋯2大匙(家裡沒有清酒,也可以用米酒代替喔!)

砂糖⋯1.5大匙

水⋯1.5大匙

太白粉⋯適量

輪切鮭魚⋯兩片

(以上是兩碗的量,如果做一人份,可以依照 醬油:味醂:清酒:砂糖:水=2 : 2 : 1.33 : 1 : 1這個比例去調整喔!)

 

<如何製作>

1.將鮭魚切塊狀(由於我使用的是輪切鮭魚,所以需要先沿著魚骨切開,將骨頭與魚刺取出後,把鮭魚切成塊狀)

 

2.將製作蒲燒醬汁的材料準備好(分別有味醂、薄鹽醬油、清酒、糖),

水的部分由於擔心跟清酒搞錯(畢竟都是透明的)所以我會在煮醬料時直接用湯匙測量後加入。

3.再來就是把鮭魚均勻裹好一層薄薄的太白粉就要準備下鍋啦!

(裹了太白粉的鮭魚,在下鍋煎的時候,比較不會散開)

3.放1小匙的油,使用中火將鮭魚煎至有一點焦黃後,就可以起鍋備用。(快了!你離成功只剩下最後一小步而已了!)

4.把鍋子裡多餘的油擦乾淨後,開始煮醬料囉!將清酒、味醂、砂糖、醬油、水一起倒入鍋內,中小火煮到開始有濃稠感。

(如果是使用家中的米酒也完全ok!!!可以先將米酒與味醂加入,中小火讓它先滾一下把酒精揮發一些。因為米酒是蒸餾酒,酒精濃度會稍微高一點,先滾一下能讓醬汁比較甜口。)

5.醬汁變得濃稠時,再將剛剛盛起備用的鮭魚放入鍋中,讓它充分吸飽美味的蒲燒醬汁。

5.讓醬汁稍微再收得濃稠一些,就大功告成啦!快把香噴噴的白飯拿出來吧!

(淋上一些蒲燒醬在飯上,會讓整體更美味)

5.蒲燒鮭魚丼飯,完成!

(放上海苔酥,完成擺盤 ദ്ദി (⩌ᴗ⩌ ) )

醬汁在鍋裡收得剛剛好,鮭魚邊緣微微焦脆,

甜鹹的味道滲進熱騰騰的白飯裡,

一口吃下去,除了可口下飯以外更是滿足。

我也在練習中慢慢了解,

放下「事情就應該如此」的執念,並非是要妥協,

而是跳出自己畫出來的規則圈圈,

允許生活多一點彈性、

多一點自由、

與多一點可能。

 

*跟我一起吃吃看,你也會愛上這道料理的!( ˶ˊᵕˋ)/

 


🕵️‍♀️我們下一個食譜再見囉!


如果你也想試試看,
點擊這裡可以找到食材喔。

線上客服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